两万家民营医院亏损1300亿,从万众瞩

数量是公立的两倍,接诊数不到五分之一

1月6日,曾经头顶“中原医疗第一股”医院被拍卖。

医院曾是鹤壁市“十五”计划重点工程的明星项目,也是河南省最早进医院。年,鹤壁市领导还曾亲自见证医院的一项合作计划。

诸多光环加持,依旧医院。

医院自年上市新三板后就开始出现净利下滑的问题;年之后,更是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同时,医院拖欠薪资、借贷融资纠纷、实控人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等诸多问题也开始不断发酵。

从“万众瞩目”到“跌落神坛”,医院医院坎坷求生的一个缩影。

年年末,国家卫健委发布《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数据显示,年国内非公医疗机构整体亏损亿元,约是公立医疗机构亏损金额的65倍。

社会资本办医,不再是一门好生意。

僧多粥少

卫健委的《统计年鉴》显示,-年的5年间,医院数量保持持续增长的状态。

年,国内医院总数首度突破2万家,截至年时更是攀升至2.35万家左右,医院数量的两倍,占总数的66%左右。

按照国家卫健委的口径,医院医院,医院,不包括门诊部、诊所等较简单的医疗机构。

医院、医院数量比较(-)

政策利好是医院快速发展的最重要原因。健识局粗略统计,过去5年间,仅中央层面,就有超过20份文件提到了要鼓励医院发展。十四五规划还明确提出,要“支持社会办医,鼓励有经验的执业医师开办诊所”。

在此情况下,医院、爱尔眼科、通策医疗等众医院涌现,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以通策医疗为例,在年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公司的净利润仍实现了6%的增长,达到4.93亿元左右。

然而,能被市场看到的“尖子生”毕竟是少数,挣扎求生,乃至亏损经营才是全貌。

《统计年鉴》显示,年中国所有医疗卫生机构总收入和支出分别约为4.87和5万亿元,总体入不敷出。细分来看,公立医疗机构整体亏损约20亿元;非公医疗机构收入亿元,支出亿元,亏损金额达到亿元,比公立医疗机构整整多了65倍。

年中国医疗卫生机构收入与支出情况

另一组数据或许能为这个巨大反差做出些解释。

就诊疗人次来看,医院接诊总数达到27.92亿人次。相较之下,医院的接诊数仅为5.31亿人次左右,同比下降7%,不到前者的五分之一。

医院总数66%的医院,只承担了全国不到20%的病人,不亏才怪。

究其根源,医院自身不可调和的矛盾可能是主因。一方面,医院普遍存在过度诊疗、不规范治疗、不规范收费等问题,导致社会对医院的不信任感越发增强;另一方面,经营、用人成本高昂也是许多医院难以盈利的重要原因。

如前述医院,年时曾面向全国启动人才招聘战略计划,许诺最高一次性奖励万元的补助和安家费。

通策、瑞尔这类靠医生和服务吸引客源的专科医院来说,在这一项上的花费更是惊人。瑞尔在招股书中提到,财年雇员福利开支占比高达38.6%左右。

医院还需要承担大量的营运成本,例如房租水电费用等。在经济效益上,即便同等级的医院,医院相提并论。

还能继续承担风险吗

时间倒退回年,医院一度是上市公司的“终极梦想”。

有数据显示,年时,国内仅发生20医院并购案,涉及金额21亿元左右。但到了年,这两个数字分别飙升至家和亿元。华润集团曾提出“5年30家”的收购“小目标”;曾头顶“医院第一股”的恒康医疗,不惜豪掷43亿元,买下了19家医院。

医院能开“后悔药”,这些入局者可能要抢先排队挂号,退掉高昂的学费。

自年起,在带量采购、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等控费“组合拳”之下,医院逐渐陷入内忧外患:对内,管理运营就是大问题;对外,药价下降,基层公立医疗快速崛起,提供低价高效的医疗服务,医院便捷的优势荡然无存。

尤其是新冠疫情爆发之后,医院的投入更是不断加强。

国家财政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51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