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来都来了rdquo与认

北京治疗白癜风疗效最好医院 https://m-mip.39.net/disease/yldt/bjzkbdfyy/

刚刚我看了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导论》第16课讲到了认知失调,我瞬间记起出去玩时某些不愉快的经历。旅游的时候谁没说过“来都来了”呀~明明这个景点或活动很无聊很SB,但我们内心还是劝说自己去看看也好,万一有意外收获呢!

认知失调状态可以简单理解为认知与行为不一致时的心理状态。

这种不一致会让我们很难受,减少这种不一致(被称为降低认知失调)有两种方法:要么改变行为,要么改变认知。

只不过人们往往通过改变认知来消除认知与行为之间的冲突。

为什么很少改变行为?因为人们不愿意让自己看起来很傻。为了对自己解释自己的行为,人们不得不私下里改变态度,否则他们的自尊会受到威胁。

比如说,一开始举出“来都来了”的例子,我把之前作出的决定(旅游)付诸行动(请好假、订机票及住宿……),一来发现他们坑了我(景点名不副实等),但我会承认自己SB来错这里而后愤而离开(改变行为)吗?肯定不会,因为毕竟有沉没成本存在的。我会拼命找补(美食好吃等等——改变认知)给自己一个充分且合理的理由来扭转现在不满的心态来否认自己做了一个愚蠢的决定。

这不就是自欺欺人吗?

生活中有很多例子利用了人们的认知失调。

比如:

1、工作:很多公司喜欢给员工组织一些很折磨人团建,让你做一些很傻的事情,尽管你不愿做,但不得不做,这时你就会给自己猛找恰当的理由:工资待遇还行,我忍了、有升职空间,我忍了……会考虑到公司好的一方面,进一步增加你的忠诚度。

2、情感:有的女性会被虐待自己的男性吸引。她们会问自己:“为什么我会和伤害我的人在一起?”为了使自己心里好受一些,会更专注于那个男人的优点,觉得他还不错,还很爱我。

3、军队:新兵一旦开始接受严酷的训练,就只能调整自己的想法——虽然很累,但可能培养品格;为了能成为精英所有的磨难都值得,从而形成对组织的高度忠诚。

以上这些在合理化认知中,完成认知失调的调整(减少)。

这不就是被虐还给自己找理由嘛~

人类怎么发展得这么贱了~

认知失调这一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费斯廷格首先提出的。

灵感来源于年印度发生的大地震。震后,谣言四起——在震区外还会发生规模更大的地震。实际上这个言论没有丝毫依据支撑。费斯廷格很不解,为什么人们会散布这种令人焦虑不安的谣言呢?不久,他恍然大悟:谣传不是用来增加焦虑的,而是为焦虑辩护的。也就是说,那些在震区外的人们也非常害怕,这就产生了认知失调:他们的强烈恐怖感与现实的安全不符。因此,他们散布这种谣言以证明他们的害怕是事出有因的,进而降低了他们的认知失调。

在年,费斯廷格与梅瑞尔·史密斯一起合作进行了一项实验,这项实验被认为是有关认知失调最著名的实验。

简单来说,两位心理学家随机招募一批大学生志愿者,将他们分成3组,让他们长时间做重复无聊繁重的工作后,告知他们自己的真实感受。

被测问题:

1、任务是否有趣

2、有多大收获

3、科学重要性

4、是否愿意再参加类似的实验

A组没有任何报酬,无需传递下一位受试者该实验感受,直接回答上述问题,他们基本都如实回答。

B组奖励1美元,C组奖励20美元,得到报酬的条件是向下一位受试者传递该项实验很有趣(说谎)。

结果:相对于C组(得到20美元)及A组的受试者而言,B组(得到1美元)的受试者更喜欢这项实验。

原因:

与态度不符的行为(说谎)→解释该行为的理由充足(20美元)→轻微认知失调→态度改变较小(认为实验无趣、没有多大收获、不重要,不想再参加)

与态度不符的行为(说谎)→解释该行为的理由不充足(1美元)→严重认知失调→态度改变较大(认为实验很有趣、很有收获及很重要,愿意再次参加)

总的来说,感觉自己干了一件无聊的事,但我不承认,所以我要找理由说服我自己它有趣。

有的时候,直觉是正确的,毕竟这是我们千百万年进化来的防御机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63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