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哥窟,桑香佛舍的前世今生

天边的绛紫色透着一丝粉彩的气息,日出来临前的炫目美景仿佛昨日重现。这是我第二次目睹这一全世界最壮丽的日出了,和上一次旱季的干涸不同,雨季的吴哥窟,左右两个荷花池都盛满了水,虽然看不到“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的景致,可但求见到吴哥窟能倒影在水中,谁还会在意这些呢?巴戎寺(Bayon)崩密列(BengMealea)吴哥,来自梵文里的“nagara”,意为“城市”,它是强盛时期的吴哥王朝雄心和实力的彰显,而彼时的中国称其为真腊。吴哥窟原始的名字是VrahVishnulok,意为“毗湿奴的神殿”,中国佛学古籍称之为“桑香佛舍”。而在15世纪暹罗人攻入吴哥都城后,高棉人渐渐废弃了这座众神之城,任四百年的荒烟蔓草覆盖其上。直至19世纪中叶,一位法国探险家凭借元朝周达观的一部《真腊风土记》,在密林深处发现了吴哥,桑香佛舍才又重现人间。吴哥窟(AngkorWat)塔普伦寺(TaProhm)崩密列(BengMealea)毛姆文学奖得主马塞尔.泰鲁曾写道:悠远的时光和人们的遗忘共同创造了今天的吴哥窟。这种和光同尘的腐朽之感让它兼有迷人的魅力和让人深深惶恐的感觉。吴哥的魅力当然在于它精美的石雕、雄浑的风格、恢弘的气势,但更让人着迷的还是光阴的蚀刻留下的痕迹:不论是吴哥窟斑驳的石刻浮雕,还是吴哥城残缺的蛇神纳伽,抑或崩密列原始的山石颓塌。时光,就这样在一堵堵石墙、一座座回廊、一块块基石中流转,而人的一生与之相比仿若蜉蝣时光,“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吴哥窟(AngkorWat)真腊王朝在阇耶跋摩七世在位期间,由信仰印度教改为信仰佛教,因此,吴哥城(AngkorThom)里巴戎寺中“高棉的微笑”也透出佛像的韵味。据说,每个塔顶的四面微笑分别代表慈、悲、喜、舍。人在迷宫般的寺中上下穿行,只要一抬头就能看到石像以及头顶无垠的蓝天。俯仰天地之间,一种超越时空的旷达充盈胸中,让人醍醐灌顶:尘世不只有宁静的晨曦、与亲人相聚的晚餐,还会有不期而遇的暴风雨、营生的艰辛以及命运中永恒的主题-相逢和别离。如果说太平盛世的微笑是一种幸福,那么面对厄运的微笑无疑更需要胸怀和智慧。塔普伦寺(TaProhm)在塔普伦寺,巨大的令人惊愕的木棉树根牢牢盘踞着整座寺庙。你很难弄清,究竟是盘根错节的树根盘活了这些石头还是这些历经岁月磨洗的石头支撑了石缝间的生命。也许,共生共荣本就是自然的法则吧。班蒂斯蕾(BanteaySrei)班蒂斯蕾(BanteaySrei)(又译作“女王宫”),以艳丽的色彩和精美的浮雕著称于世,是古代高棉雕塑艺术的精华。不同于沉稳神秘的吴哥青砂岩,阳光下红色的砂岩熠熠生辉,而更为出彩的,则是一千年以前高棉工匠们巧夺天工的精湛技艺。沧海桑田,物换星移,唯有女王宫里阿普萨拉女神柔美的浅笑,婀娜的身姿,一如一千年前工匠的铭刻,未曾改变。在吴哥,你会获得一种与前世今生突然打了个照面的神奇经验。仿佛曾在某一个节点,漫不经心地撞进一生的奇迹;也曾犹豫挣扎,唯愿匆匆逃离那些勾栏酒肆的欢愉。而今,匆匆赶路的你终于停了下来,甚至遗忘了来路是怎样悲喜交集的苍凉,只想在吴哥的夕阳余晖里静静地站一会儿,回忆那苍茫的、遥远的、迷失的似水年华。文/

noecheung图/

imyanghai区位:位于中南半岛,西部及西北部与泰国接壤,东北部与老挝交界,东部及东南部毗邻越南,南部则面向泰国湾;语言:柬埔寨语(高棉语)货币:柬埔寨瑞尔(1人民币≈柬埔寨瑞尔)签证:需要签证,可办理快捷电子签证;交通:暹粒REP为距离吴哥窟最近的机场,中国主要城市有前往暹粒的定期航线;其他地区可通过中转抵达暹粒。旅行日历:11月至4月气候较适宜,5至10月气候非常湿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840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