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院第一个IPO来了,市值85亿
多名牙医刚刚撑起了一个IPO。
投资界-天天IPO消息,今日(3月22日),瑞尔集团在港交所成功上市,成为中国口腔连锁第一股。此次发行价为14.62港元/股,开盘后市值约85亿港元。
瑞尔集团创始人邹其芳今年68岁,早年从天津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毕业,后来加入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他还是一位“海归”——曾到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攻读MBA。年,他在北京开了第一家口腔门诊,正式开始了创业之路。时至今日,瑞尔集团在全国15个一二线城市拥有7医院、家诊所,坐拥资深牙医名,而且平均年薪百万。
一路走来,瑞尔集团完成了5轮融资,吸引了高盛、KPCB凯鹏华盈、启明创投、高瓴、奥博资本、英飞尼迪等一众知名VC/PE。去年时代天使上市首日市值一度突破亿港元的盛况仍历历在目,自此口腔赛道火了,无论是正畸还是不起眼的漱口水,这一条赛道瞬间挤满了投资人。
68岁海归IPO敲钟坐拥名牙医,平均年薪万这是一个属于50后的创业故事。
瑞尔集团创始人邹其芳出生于年,16岁那年到建筑工地做了一名泥瓦工。直到年,他才有机会考入天津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天津医药局做翻译,这在当时是人人羡慕的铁饭碗。
然而,邹其芳并不甘于现状。年,他决定辞职加入当时最早落户天津的外资企业之一——中美史克。年,邹其芳决定到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攻读MBA,希望归来后能做总经理一职。
年底,邹其芳从美国沃顿商学院MBA毕业并回国,加入了香港的美资信孚银行。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参加会议时遇到了当年中美史克公司的董事长亨利·温特。彼时,温特投资了一家基金,收购了当时美国最大的一家种植牙生产公司,计划开拓中国市场,邀请邹其芳加入。
经过市场调研后,邹其芳发现,当时的国内市场对于引入种植牙来说,并不符合实际情况,反而高档牙科护理倒是值得好好挖掘。恰逢,当时中国正开始新兴一批中产阶层,像外企职员、海归华侨……冥冥中,邹其芳看到了机会。
年4月,邹其芳决定创业。为吸引消费者,他将第一家口腔门诊位置选在北京最繁华的长安街边上。但没想到,第一天就碰了一鼻子灰,并没有顾客光临买单,这种情景还持续了好久。
直至一通电话打破了这种窘况。某天下午,瑞尔齿科接到波兰大使馆打来电话,一位部长牙齿掉了一块,但第二天要参加重要外事活动。为把握住机会,瑞尔特意在第二天早上提前开门,帮部长紧急处理后,使他得以及时参加活动。这一次,开始让瑞尔在使馆区有了名气,生意进入了正轨。
其实,瑞尔集团也曾想过扩张。年,瑞尔集团D轮融资发布会上,公司曾对外宣布计划在未来5至8年达成“千店计划”。但根据招股书,截止到年,瑞尔集团新增口腔机构仅30家,合计家口腔医疗机构,只完成了计划的十分之一。
再看营收情况,年3月31日、年3月31日以及年度3月31日,瑞尔集团营收分别为10.8亿元、11亿元以及15.15亿元,年度毛利分别为1.64亿、1.11亿以及3.64亿,毛利率分别为15.2%、10.1%以及24.1%。但是,同期净亏损分别为3.04亿元、3.26亿元和5.98亿元,三年亏损额累计高达12.28亿元。
至于亏损的原因,瑞尔集团在招股书中也做了解答,公司收入成本增加主要受雇员福利开支的增加影响,同期内分别为5.66亿、6.15亿和7.16亿元,并且雇员福利开支分别占每年收入成本的61.8%、62.3%、62.3%。
根据招股书,截至年9月30日,瑞尔集团在国内一二线共15个主要城市运营了11家医院及诊所,主要提供包括普通牙科、正畸科及种植科口腔医疗服务,共拥有资深牙医名。
透过据招股书,外界还看到一个惊讶的数字:过去三年,瑞尔集团全职牙医平均年收入在百万以上,最高超万元。正是一个个牙医,撑起了今天瑞尔集团的IPO。
5轮融资4亿美金启明连投3轮,高瓴高盛入局成立23年的瑞尔集团,背后站着一众知名VC/PE。
瑞尔第一笔公开融资要追溯到10多年前。年1月,瑞尔集团获得了0万美元的A轮投资,由KPCB凯鹏华盈和启明创投出手。时隔一年多,年8月,瑞尔集团又完成0万美元的B轮融资,KPCB凯鹏华盈和启明创投继续追投,德福资本入局。
随后,瑞尔集团的融资节奏放缓。直至年4月,瑞尔集团才完成了0万美元的C轮融资,背后出现了新天域资本、易凯未来产业基金、才金资本、王思聪的普思资本等机构,启明创投、KPCB凯鹏华盈继续追加投资。
三年后,瑞尔集团再度完成万美元D轮融资,高盛集团和高瓴共同投资。当时邹其芳表示,当前中国牙医普及率处于较低水平,随着国内居民收入的提高,对口腔医疗也将更加重视,考虑中国的人口基数,未来这将是一个万亿级别的市场。而投资方之一高瓴合伙人易诺青也透露,高瓴一直非常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2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