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戏剧节吟唱经典,叩问当下

《终局》◎梅生日前,以“起”为主题的第十届乌镇戏剧节落幕。特邀剧目的整体品质,青年竞演的激烈角逐,小镇对话、戏剧工作坊的交流碰撞,由戏剧延展至更广阔的艺术与生活层面的古镇嘉年华、戏剧集市、戏剧空间、现代艺术展等的丰富多彩,以及观众、游客的参与热情……本届乌镇戏剧节从各方面释放出的艺术性、开放性、公共性等属性,均可圈可点。其中作为乌镇戏剧节两大“支柱”的特邀剧目与青年竞演,今年的表现尤为突出,体现出中外戏剧创作者改编经典文本、打造原创作品时,在创作态度、方法与呈现效果上的差异,折射出他们对于全球性难题、区域性社会矛盾与自身困境的不同认知。《等待戈多》“对话”文学经典以创新的手法,完成与已经经受时间检验的小说、剧作、诗篇等经典文本的碰撞,是当今世界戏剧的创作趋势之一。在乌镇戏剧节的舞台上,戏剧大师里马斯·图米纳斯曾“对话”文学巨匠普希金——他的《叶甫盖尼·奥涅金》在舞台上创造的诗意浪漫的女性形象,至今令人回味;诺奖获得者、作家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更改希腊神话《俄耳甫斯与欧律狄刻》中的男性叙事视角而成《影子(欧律狄刻说)》,导演凯蒂·米歇尔用她著名的即时摄影手段将其搬上舞台。今年乌镇戏剧节的诸多特邀剧目反映出这样的趋势。不同年代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名作——德国作家托马斯·曼的《魔山》、爱尔兰剧作家塞缪尔·贝克特的《等待戈多》《终局》、土耳其小说家奥尔罕·帕慕克的《雪》;被誉为巴西现代文学之父的马沙多·德·阿西斯的《布拉斯·库巴斯死后的回忆》;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培尔·金特》;鲁迅的《阿Q正传》《狂人日记》……都借助戏剧这门擅于融汇其他艺术门类的综合艺术,展示出别致的风貌。巴西仓库剧团创排、保罗·马瑞尔斯导演的《水渍》,此前曾亮相乌镇戏剧节——在户外表演场地诗田广场,用激越的台词、肢体动作与现场配乐表现女性的觉醒,引发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今年,这家剧团与这位导演带来了《布拉斯·库巴斯死后的回忆》。演出地点日月广场也是一处室外空间。秋意正浓、月朗星稀的自然环境下,六名演员随着一名现场乐手的音乐节奏,以多重角色扮演的方式,载歌载舞地将人物跟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更迭的生活与心理铺陈在舞台之上。厚重的原著和创意性改编联合创造的能量,在观众面前尽情释放。《布拉斯·库巴斯死后的回忆》有四分之一黑人血统、在贫民窟出生长大的马沙多·德·阿西斯,虽然接受的校园教育极为有限,但在社会这所学校的多年历练,加之天赋与勤奋,中年之后著成“幻灭三部曲”《布拉斯·库巴斯死后的回忆》《金卡斯·博尔巴》和《堂卡斯穆罗》,震惊了巴西乃至世界文坛。阿西斯以兼有玩笑与伤感、反讽与含蓄、现实与幻想的文字,写出了巴西余年的黑奴制度瓦解前后,社会结构与阶层冲撞的衍变。这样的成就也令他荣任巴西文学院首任院长。一张他葬礼的资料照片显示,众多追随者抬着他的灵柩走出巴西文学院的大门。他们隆重送别他的方式,彰显他在巴西文坛举足轻重的地位。年问世的《布拉斯·库巴斯死后的回忆》,以主人公奇特的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了他在死后对于一生经历的回溯。库巴斯与创造他的阿西斯的出身截然有别:他生在一个贵族之家。小说开场,他在简短的序言中将这本死后的回忆录“作为怀旧的纪念,献给最先啃噬我的冰冷的尸骸的蠕虫”。他从“幼崽”行至老朽的过程中,巴西社会形态急遽变化,而他的爱情、事业、生活与理想渐次毁灭。主人公的老同学奎卡斯·波尔巴曾是乞丐与扒手,两人再相见时,波尔巴变成了知名的“人道主义哲学家”。荒诞又可笑的是,这位“哲学家”在新作中提出的有关人类命运的观点令读者心生恐惧。他称战争的发生、饥荒的肆虐、病毒的蔓延等导致的痛苦,不过是人类的幻觉。此种幻觉在为改善人类枯燥乏味的生活服务,幻觉消失过后,人类会过上开心幸福的日子。保罗·马瑞尔斯诠释这部著作时,让三条线索既并行又互相左右,包括死者库巴斯讲述记忆的叙事线、库巴斯生前经历的事实线、小说作者阿西斯点评自己作品的解构线。演员借助几块正面与背面都可利用的幕景板、悬在空中或摆于台面的复古道具、具有现代或古典特色的乐器等,用游戏的方式,将原著涉及的叙事与哲思、社会与个体、生命与死亡等具有辩证色彩的议题,放置在当下的社会语境中探讨。《布拉斯·库巴斯死后的回忆》其中,解构线上的阿西斯,会在幕景板上写下一些文字与符号,与巴西的历史与地名、自己的奇思妙想或主角库巴斯的经历有关;他还会跳出剧情,开玩笑称马瑞尔斯对于库巴斯的某些处理与他的本意无关。即便对于巴西的历史文化、小说原作不熟悉,甚至鲜少走进剧场观看话剧的观众,都能与这首巴西生死奏鸣曲产生强烈的共情。之所以对经典文本做全新创作,正如印度导演迪潘·斯瓦尔曼谈到他执导的《培尔·金特》时所说的,在与当下观众的“连接”上做了不少文章。“我们知道这个文本已经多年了,是易卜生当时在挪威的创作,他所要处理的社会问题和我们现在所要面对的非常不同。我们做这个版本时,需要思考如何跟当下对话。熟悉易卜生版本的观众会意识到我的改编是比较大的,作品要有当代性,要注重跟当代的连接,对当代有所反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785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