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东盟开放合作,广西深耕金融沃土中国
(文/本刊记者黎敏)站在中国—东盟金融城里最高的写字楼里向外远眺,前海人寿、太平东盟保险服务中心、北部湾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大厦矗立周围,朝阳打在玻璃墙面上,更映衬出它们的高端气派。
如果不说,也许许多人猜不到这是在广西南宁。在人们传统的印象中,大型金融机构往往更青睐"超级大都市"。但得益于中国—东盟金融合作的深入,以及东盟在人民币国际化中地位的提升,如今,越来越多金融机构选择垂青身处中国—东盟合作前沿的广西。
广西也乘势而上,创新实践积累沿边金融改革的丰富经验,统筹规划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在中国—东盟金融合作的这片沃土上悉心耕耘、静待花开。
助力金融合作,广西有底气、有成绩
记者从广西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获悉,年,广西跨境人民币结算量为亿元,占广西本外币跨境收支的40.75%,其中,与东盟跨境结算量为亿元,占广西与东盟本外币跨境收支的60%。广西跨境人民币结算总量在中国西部12省(区)和9个边境省(区)排名第一。这个"第一"的背后,有中国—东盟贸易繁荣奠定的基础,有广西推进跨境金融创新的体制机制保障。反过来,它也印证着中国—东盟在金融领域巨大的合作需求。
在中共广西区委党校"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张家寿看来,广西在推动中国—东盟金融合作方面有着条件、有经验、有平台、也有机遇。
广西与越南接壤,边贸互市、一般贸易欣欣向荣,东盟已连续20年成为广西最大的贸易伙伴,而这既是开展人民币跨境金融业务的现实需要,也是推进沿边金融改革的重要条件。"广西从年开始进行沿边金融综合改革,在这一过程中为推动中国—东盟金融合作积累了非常宝贵的经验。"据张家寿介绍,广西已探索形成了人民币对越南盾的多家银行"抱团定价""轮值定价"的"东兴模式",其"互市+金融"的模式还有效促进了边贸发展。
此外,广西搭建了中国首个边境口岸互市贸易结算信息系统,实现结算信息与报关信息互联互通;建成人民币对东盟国家货币银行间市场区域交易平台,推出人民币对越南盾、柬埔寨瑞尔2个货币的直接挂牌交易,在中国4个区域货币交易市场中挂牌币种最多、境外参与行最多、交易最活跃。
"在促进中国—东盟金融合作中,永久落户广西的中国—东盟博览会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平台。"张家寿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在东博会框架下连续多年举办的中国—东盟金融合作与发展领袖论坛,增进了双方金融高官的对话交流,加强了对彼此金融业发展情况的了解,为深化双方金融合作打下了基础。"
当前,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区域全面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签署,正为广西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再添强劲东风。南宁市作为该金融开放门户的核心区,一座现代化的中国—东盟金融城正在这座城市的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南宁片区中拔地而起。据悉,截至年3月末,中国—东盟金融城入驻金融机构(企业)家,中银香港东南亚业务营运中心、太平东盟保险服务中心、深圳证券交易所广西服务基地等一批重大标志性平台落地,金融中心集聚功能逐步显现。
而在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钦州港片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首创开展的金融创新试点改革已获得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复,将在中马"两国双园"试点开展一定额度内资本项下本外币可兑换业务,以实现"两园"之间资本自由流入流出和自由兑换,搭建好人民币双向流通的通道。
金融关乎中国—东盟发展的"钱景",是实体经济的"血液",其合作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兑水""吹泡泡"。广西在实践中走出的每一个扎实脚步,都将让她在推动中国—东盟金融合作中更有底气,更有分量。
创新为犁,深耕金融合作沃土
年第一季度,中国—东盟贸易合作开局良好,东盟继续保持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深层次的经贸合作是推动货币流通的重要支撑。未来,中国—东盟的金融合作不仅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1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