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涨股价大跌,董事长怒怼网友,通策医疗

白癜风新技术 http://m.39.net/news/a_5709508.html

就在年10月14日三季度季报披露前后,通策医疗股价连吃两记跌停,张坤从前十大股东名单悄悄消失。10月15日报收.65元/股,市值较6月28日的高点跌幅近乎腰斩。如此机缘巧合,广大股民纷纷质疑通策医疗存在“财报泄露”、“内幕交易”等情况,而董事长吕建明却怒怼网友,爆出大瓜,通策医疗的口腔赛道逻辑难道真的变了吗?

01董事长下场与散户互掐:被骂最好杀猪教材

10月15日通策医疗三季报披露的前后两天内,其股价出现了明显的异常波动,日收盘价格跌幅偏离值累计达到20%以上。因投资者在雪球平台上质疑通策医疗为“股市最好杀猪教材”,顺手玩了一个谐音梗,把“通策医疗”戏谑为“通厕医疗”。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吕建明对此言论极其不满,丝毫不顾及企业形象,发文怒怼投资者“这样的人买我们的股票是我们的耻辱”。

连吃两记跌停,在面对投资者质疑“财报泄露”、“内幕交易”的敏感时期,公司董事长行事仍然如此我行我素,没有以一个平和的心态阐明股价下跌的原因,不仅把怒火撒到大众投资者身上,还把股价大跌也归责于“就是因为像你一样的人太多了”,难免让投资者心生寒意,也让其他广大股民吃了个大瓜。几天后,吕建明的雪球账号就被注销,而通策医疗的近千亿市值,也缩水到亿左右,这一通口无遮拦的代价,不可谓不大。

02董事长傲慢怼人的底气:市值业绩两增长的“牙茅”

通策医疗是目前国内第一家口腔医疗服务上市公司,截至年通过蒲公英计划公司已拥有医院38家,门店数52家。之所以被称为“牙茅”,是因为其有良好的基本面支撑。

近年来,口腔医疗行业的发展向好,政策持续发力。国家先后出台《“健康中国”规划纲要》和《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年)》等政策文件大力支持,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市场对口腔医疗的消费意识和潜在需求不断增加,年中国口腔医疗服务市场规模高达亿美元。

身处增长空间巨大的产业环境中,通策医疗自年借壳上市以来,市值和业绩一直呈现稳步增长趋势,业绩涨幅逼近90倍,近十年股价涨幅甚至达40多倍,并在年6月创下历史新高。

不难看出自年以来,通策医疗的成长能力表现一直很好,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始终保持稳定增长。-年,公司业绩表现很平稳,始终保持正增长,从年开始其采取的蒲公英计划发力,净利润同比增长率超过40%,年受疫情影响才达到相对低点5.69%,年Q1下降.12%净利润直接由盈转亏,其余时段表现稳定。

至于近期出现的“口水战”,相当一部分观点认为是有部分股民在通策医疗的股价泡沫高点入场,而后通策医疗出现了股价回调,这部分股民无法接受在超常业绩表现下股价回调的巨大落差,导致了心理失衡,这才在网上发难。

下面简要分析下通策医疗最新披露的三季报指标,可以说一如既往的亮眼。

1.营业收入

最新披露的三季度显示,今年前三季度,通策医疗实现营收21.36亿元,同比增长44.16%;净利润6.2亿元,同比增长55.09%。看起来三季报的业绩似乎很好,但单看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2.4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5.88%,尤其是对比一季报和半年报.2%、.2%的净利润增速,三季度个位数的增速就被市场解读为不及预期。

业绩增速大起大落,股价自然会受到牵连性的剧烈震荡,年三季度以来,通策医疗的股价共出现两个峰值,时间分别是在今年2月和7月,市场反应基本和一、二季度的高业绩表现吻合。

事实上三季度同比增速放缓,主要原因是由于去年Q3单季度基数较高导致。受疫情影响,年一季度业绩情况惨不忍睹,收入仅为1.96亿元,同比减少50.21%。但由于年的就诊需求集中滞后积压,疫情的影响在不同时段不尽相同,导致年各季度的比较基数差异较大,从而在表面上导致了同比增速如同过山车般“跌宕起伏”。不过从今年三季度的整体业绩来看,年的表现还是很让人眼前一亮,各时段营业收入均有所增长,总营业收入额同比增长1.44倍,是年的1.50倍。

2.净利润

三季度通策医疗归母净利润为2.69亿元,而净利润的震荡远远超过了营业收入的震荡幅度,今年Q1净利润同比增速.95%,随后Q3同比下降至5.88%,如此巨大的反差堪比过山车。

净利润的同比增速放缓,但是相比较于行业、企业,其业绩仍具有较强优势,从数据中也能看出对于投资者最为重要的投资获现能力其实也有所提升,公司持续的增长依赖于通策医疗蒲公英计划下“区域总院+分院”的经营模式。该模式打破了简单的连锁化经营模式,既保证了较强的医疗技能和学术支撑,又合理扩大了核心竞争力的地域辐射范围和口碑传播,可以很好地抵御口腔医疗手工业性质带来的管理和扩张风险,给提高毛利率和降低管理费用留出了充足的空间。

3.获客能力

获客能力是评价医疗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而通策医疗始终保持着较快的扩张节奏,近三年新开门店数量占公司整体门店数的比例达到58%,超过瑞尔(35%)和蓝天口腔(24%)。今年省内蒲公英分院已开业9家,四季度计划开业4家,省外通过医疗基金参与投资多个医院。门店扩张带来的正是同步增长的获客能力。

前三季度,通策医疗门诊量达到.13万人次,同比增长36.39%,接近营业收入44.16%的同比增速。客单价.04元,增长2.35%,远远高于我国年人均口腔消费额元。

图源:通策医疗公司年报

而牙椅单产是衡量口腔医疗机构经营效率的核心指标之一,从相关数据可以看到通策医疗的牙椅单产为万元/台,远高于门店数量最多的竞争对手泰康拜博,和瑞尔保持接近水平。可见,通策医疗无论是获客能力还是客单价都是优于行业水平,牙医单产更是远高于其他竞争对手,整体净利率保持行业龙头地位也就不难理解了。

4.营业费用

连锁化的经营模式医院的运营战略,让通策医疗的运营能力不断提升,总费用率也从年的17.8%下降到今年三季度的13%,始终低于爱尔眼科。

其中管理费用率的下降更是明显,Q3发生管理费用1.73亿元,管理费用率由去年同期的10%降低到了8.12%,十年时间管理费用率甚至下降了46%。

5.现金流

本年度通策医疗共实现3.76亿的现金净流入,其中三季度现金净流入6.8亿,同比增加超过2亿现金流入,在以医疗服务为主要营业构成的情况下,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甚至是先交钱后交货的商业模式保证了公司强大而稳定的现金流,同时也让公司具备了进一步扩张的资本和在危险情况下自保自救的能力。同时为了贯彻落实“出省计划”,通策医疗十分致力于省外扩张和自身经营规模的扩大,Q3季度投资活动流出1.54亿元,其中有1.53亿元全部用于产能建设。

投资收益获现率也较同期有大幅度增长,同比从48%攀升至80%。

总体来看,通策医疗三季度营收和净利润环比增速确实放缓,但却好于行业其他竞争对手,不能因为业绩不达预期就否定其较高的增长质量和较强的运营能力。

03“牙茅”的逻辑变了吗?

1.距离区域龙头还有多远?

当前,通策医疗的业务收入主要集中于浙江省内,距离区域龙头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在口腔连锁难的行业难题下,通策医疗率先采取购买当医院、与当地高效合作的打法,实现借力打力,迅速扩大自身品牌的区域辐射力度。但随着时代发展,行业竞争日趋激烈,这种稀缺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被竞争对手瓜分殆尽,想通过现金恐怕难以以合理价位买到。省内成功模式的复制进一步提高了省内业务渗透率,长期来看业务增速必定会逐步下降,而省外扩张需要面临各大竞争对手,其中泰康拜博和瑞尔两家口腔连锁企业全国已经拥有百家以上连锁,成为通策医疗最为强劲的两个竞争对手,省外扩张所需要的增量资源或许只能医院的方式进行。

-年,公司的省内、省外营收之比,一直维持在9:1左右。如果无法顺利开拓省外的市场,即使处于高增长的业务赛道,随着省内市场的不断下沉,省外市场的竞争高压,想保持未来业绩的高增长难度很大,通策医疗可能很快就会迎来其高增长的天花板。

2.牙科集采是机遇还是挑战?

此外,近期市场上关于牙科集采的讨论进一步加深了市场的担忧情绪。但通策医疗关于牙科集采的声明表示其对于集采保有较强的信心:种植体集采,对以提供口腔医疗服务为主的上市公司而言是机遇,而并非危机。

早在年,山东济南市政协建议“扩大口腔医疗统筹报销范围”,但卫生部回应“纳入医保范围的条件不够成熟”。但今年8月,宁波医保局就《关于进一步明确医保历年账户支付种植牙项目的方案》公开征求意见,让牙科集采在通策医疗面前正式亮相,意见提出用医保个人账户的历年账户,支付目录内的种植牙项目,支付标准是国产元,含材料费不超过元、医疗服务费元;进口元,含材料费不超过元、医疗服务费元。

9月22日,国家医保局发声,对《关于规范种植牙材料费用,并将其治疗和服务费用纳入医保的建议》给予的正式回复中,再次公开表明“种植牙”不属于“医保保基本”的功能定位,宁波此举仅仅为“有条件的地方,根据自身经济发展水平,和基金承受能力制定合理的支付标准”。

年冠脉支架曾因纳入集采导致支架产品价格断崖式下跌,占据市场份额超过15%的蓝帆医疗心脏支架EXCROSSAL从之前的省标1.35万直接降价了96%,报出了元的价格;市场份额10%的外资美敦力也将手里的ResoluteIntegrity从之前的1.9万降价97%,报出元的超低价。这其中显示了集采对于产品售价的超强议价能力,以浙江为主要经营区域的通策医疗,在宁波公开试行牙科集采的情况下,很难避免市场悲观情绪的影响。

目前,通策医疗在浙江省内医院平海院区、城医院三家总院,医院集团也已经成立。从国家医保局的回复中可以看出,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牙科集采的可能性不大,但如果宁波的牙科集采效果显著,投资者不得不警惕通策医疗其他总院所在区域是否会借鉴宁波形式,“有条件的”在全国先行开展牙科集采,如此对于以浙江为主要营业区域的通策医疗,其未来营收很可能会受到巨大冲击。

通策医疗在公告中表明其将增加低价种植项目,促进其在低价种植市场的占有率,以此举积极应对牙科集采。如果下沉市场的措施能够顺利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将会进一步增加通策医疗在高、中、低三层市场的覆盖率,从这一方面来说集采确实是机会。但是不得不考虑的一个因素是,现有消费者选择“贵”的原因是因为没有“便宜”的产品可供选择,一旦集采在浙江几个有条件城市试行,那消费者的选择空间将会迅速扩大,转换成本大幅降低,这其中的人群画像更迭是否能仅仅通过下沉市场来解决,还尚不明确。

04并不诱人的估值与顶流基金的擦肩而过

当前通策医疗的估值仍处于合理期间,PE比横向比虽然很高,但是对于一个成长性很强的公司而言,高PE就等于其拿出相当部分的利润来为自己的成长做投资,而通策医疗一系列的动作都表明其在努力巩固省内地位、扩大省外份额、增强运营能力、积极寻求对策应对各种外在风险,在企业战略发展上也能基本实现既定战略计划。

市场上有句名言,买在分歧,卖在一致。公募基金经理们似乎也在向散户证明这句话。

公募一哥张坤旗下“中小盘混合”悄然退出通策医疗前十大股东,而中欧基金葛兰旗下“中欧医疗”却采取了同比加仓近50%的大动作,建行旗下“银华富裕”和高毅资产孙庆瑞旗下的“庆瑞6号”纷纷增持,广发医疗保健基金更是斥资.38万成为本季度最大新进股东。

市场态度不一致,多少给投资者造成了一定困惑,不过众多知名基金入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证明通策医疗“财报泄露”、“内幕交易”的传闻或属谣言。

结语

总体而言,当前的通策医疗基本面没有大的变化,仅仅是没有落入低估值区间,价格不够诱人而已。在A股市场上,好股票在多数时间都是恒时高估的,想必这也是一众顶流基金此时买进的原因,估值合理了就买进,而不是想着怎么占市场的便宜。至于散户要想低价买好货,就只能耐心地等待天时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37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