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尔素质成长中心英语阅读素养究竟指的是什
很多人对“阅读素养”这个概念很模糊,不是很清楚,正好最近读的论文也是和这个话题相关的,所以今天瑞尔素质成长中心小瑞就来跟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英语阅读素养。
首先,根据葛教授的理论模型,英语阅读素养由浅入深分为“理解、运用、反思”三个层次。
也就是说,判断一个学生是否具备英语阅读素养,要看他能不能:1)理解所读内容2)对这些内容加以运用3)就这些内容进行反思。
至于阅读素养的高低,就要看他理解、运用和反思的程度了。
但这三个标准毕竟还是很抽象,在实际使用中,我们还需要更具体的任务来检测学生是否真的能理解、能运用、能反思。
所谓“理解”,指的是学生既要能够按照要求查找相关信息从而明确文章的主旨和细节,又要根据这些信息进行直接的推论。
所以在考试中,我们最常遇到的阅读理解题目,就是主旨提炼、细节查找和简单推断这三种。
在此基础上,还会有综合推断题,这就涉及到“运用”层面的素养。
理解了文章的基本信息后,学生需要更进一步,理解“信息链”,也就是文章内部的组织逻辑,说得再简单一点,就是:
这篇文章是怎么写的?
用了什么样的结构?
什么样的手法?
什么样的语言形式?
更重要的是,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
这种任务对学生来讲难度是比较大的。因为它的综合性比较强,需要学生整合文中的观点和信息。
正因为缺少整合的过程,学生得到的都是零碎的片段,自然无法做到更高级别的反思。
所谓“反思”,是要求学生在识别文章体裁的基础上,判断作者的写作目的,并从这个目的出发,评价相关的信息、提炼自己的观点并学习作者使用表达手法。
但可惜的是,我们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经常容易忽略掉这些维度。
当前的阅读教学,常常呈现出碎片化、割裂式、肤浅式和功利化的特点(汤云翔《课外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思维品质的培养》,)。
很多老师习惯于把阅读文本当作语言学习的材料,而不是阅读材料。
不去梳理文章的信息和深层逻辑,而是 久而久之,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印象就是词和语法,认为学英语只需要背单词和记语法,意识不到阅读的真正价值和意义。
拿到阅读材料,只知道用题干里的关键词去找答案,选完ABCD就觉得万事大吉,对文章本身讲了什么内容,怎么讲的,为什么要讲,完全没有兴趣。
语言学习若不能教会学生从语篇中获取信息和意义,只关心做题,必然会走向失败,因为这样的学习注定是枯燥无趣的。
即使学生迫于考试的压力耐着性子坚持下来,一旦考试结束,也就想立马逃离这种束缚,对阅读不会再有任何的兴趣。
如果一个学生,既不会阅读,也不愿意阅读,那自然也就谈不上阅读素养。
更重要的是,从语言学习的角度来说,只有完成了这样有效的输入,学生才有可能实现课标要求高质量的输出。
也就是说,阅读素养的提升反映到语言学习上,最终会带来写作素养的提升。
我们平时总抱怨学生作文写得差,其实反思一下,根本原因可能在于,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并没有以输出为目的去进行输入。
如果只教过学生词和语法,没有教过文体、组织结构和具体的语言表达形式,学生是不太能够写出真正的好文章的。
因此,阅读课不好好上,除了影响学生的阅读素养,同样影响他们的写作素养。
如果读和写都不行的话,英语怎么可能学得好呢?
所以,为了让英语学习真正发生,我们很有必要好好思考平时的阅读教学,设计有效的阅读活动,上出深度、上出水平。
瑞尔素质成长中心,以双语为载体,从多维度点燃孩子阅读的好奇心,帮助孩子们探索不同世界的精彩,从而开启孩子快乐的英语阅读之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2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