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刊财经大消费压舱

哪家医院能够治愈白癜风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红刊财经李健林伟萍

编者按

在中国与美国贸易摩擦或将进入“持久战”的背景下,世界银行最新报告再次下调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但维持了之前对中国年6.2%经济增长预期的判断,并认为中国政府有能力调整货币和财政政策以应对外部挑战及其他“逆风”。

其实,在政策工具以外,中国经济本身的抗风险能力越来越高。尤其是最近几年,在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越来越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从市场表现来看,在最近两个月的市场调整中,调味品龙头股们不跌反涨,多只个股股价创历史新高;中国国旅继续着自己的独立行情;白酒龙头也是坚挺异常……也因此,投资者若有大消费龙头压舱,便有了应对风险和保住收益的策略。如果放长眼光来看,由于估值合理、业绩确定,大消费龙头从来都是结构市重要的压舱石之一。

中国与美国贸易摩擦的曲折给世界经济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与此同时,市场对通胀预期也越发警惕。中信建投预测认为,5月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或同比增长2.8%。若上涨得到确认,今年以来CPI已经连续4个月出现上行。

虽然种种“逆风”当前,但也有一些重大的变化值得注意。作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的消费,越来越站到突出位置。年,消费对GDP增速的拉动率为76.2%,投资仅为18.6%。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向《红周刊》记者表示,这一指标在未来几年或增长至80%。在消费成为经济增长主要动力的同时,消费企业未来的业绩稳定性会更加明显。

“逆风”中盯住“有效需求”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会超过80%。但具体何时到来,还要看有效需求何时能够释放。

随着美国对中国约亿美元商品加征25%关税,中国自6月1日开始,对原产于美国的约亿美元进口商品清单中的部分商品,分别实施加征25%、20%、10%的关税。对之前加征5%关税的商品,税率维持不变。

民生证券宏观分析师钟奇认为,倘若中国与美国两国均对彼此所有进口商品和服务加征25%的关税,那么1年内,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将下降20.9%,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将下降27.5%。

对美出口前景不容乐观,但从宏观经济来看,消费对我国GDP的拉动越来越明显,自年消费在GDP增速中的占比超过投资后便一路快速上行,年消费对GDP增速的贡献为76.2%,比上年提高18.6%。李迅雷向《红周刊》记者表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会超过80%。但具体何时到来,还要看“有效需求”何时能够释放。

何为“有效需求”?李迅雷表示,首先,政策坚持“房住不炒”的原则,降低居民杠杆率,使居民有更多钱用于消费。其次,年8月,中央政府下发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未来三年,万左右农村贫困人口需要脱贫,每年减少万人以上”。他认为,脱贫是增加有效需求的重要举措之一,因为对这部分人来说,收入增加后的绝大多数消费都是必需消费。另外,今年以来大力推进的减税降费举措,给企业和居民增加了收入来源。

“目前,我国经济中存在‘有效需求’,存在着不需要政策拉动,就显现出增长潜力的需求”,兴业银行、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向《红周刊》记者表示,“这就是服务。我们看到,社零数据在4月份下降,创下年以来的新低。但国民收入核算(即消费对GDP增速的拉动率)中,消费的占比持续上升。这背后的原因就在于,国民收入核算中包括无形的服务,例如宠物服务、医疗服务等”。

鲁政委指出,应放开教文卫行业的准入门槛,让民间资本参与到投资和建设中来,同时政策做好监管、把好底线。“我到瑞尔齿科看病,感受到服务贴心、速度很快,这是我的有效需求。但目前政策不医院,但不排除未来会有放开。同样的,教育、旅游、保险等行业都是目前消费中的有效需求,如果政策有所放开,消费占GDP增速中的比重还将提升。”

简单来说,“有效需求”涵盖了生活必需品消费、改善型消费和优质生活消费等,当然也涵盖医疗、养老等服务型消费。

国信证券策略分析师燕翔进一步指出,在外部环境变动时,拥有持续、稳健ROE的企业,抗风险的能力更强。据《红周刊》记者统计,按照-年ROE(整体法,下同)(同比增长率)计算,申万28个一级行业中,连续3年保持稳定、未出现较大波动的行业包括建筑材料、房地产、商业贸易和食品饮料行业。从头部公司来看,几乎全部“花落”大消费领域,以食品饮料行业为例,-年度ROE分别为27.57%、15.61%和9.67%。其中,白酒、肉制品和调味发酵品的稳定性更高。他说,“当一个企业能够拥有稳定的增长时,市场可以忽略宏观因素的变动,甚至会忽略企业的估值。”(见附表)

编辑

白电三巨头有“政策红利”

根据家电产品使用期限“8至12年为宜”来算,年开启的家电下乡产品已经到了更新换代的阶段,这对家电企业是个利好。

在生活必需品中,家电支出是一个家庭的花销大头。仅就白电来说,行业格局明朗——格力、美的和海尔三巨头领导行业。

从格力电器来说,有知情人士称,厚朴投资带领的财团正在就格力电器15%股权转让进行深入谈判,相关转让价约为69亿美元(约合亿人民币)。从目前来看,厚朴投资这位“敲门人”控股了全球芯片制造商Arm中国(安谋中国)和全球第二大物流地产公司普洛斯。也就是说,厚朴既有芯片,也有物流资源,唯一缺的是中间的制造平台,而格力电器可以说是一个优秀的制造商。

对此,华泰证券家电行业分析师林寰宇认为,如果股权转让完成,公司有可能从国有企业转变为持股比例较为分散、无实际控制人的企业。这将提升公司估值修复的潜力,截至6月5日,格力电器的动态市盈率为13.88倍,他预计未来1年或修复至14-16倍。同期,美的集团动态市盈率为13.34倍,海尔集团为11.72倍。

那么,如果中国与美国贸易摩擦波及家电产品会带来怎样的改变?利檀投资董事长陈昊扬向《红周刊》记者表示,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年前三季度,我国对美国出口家电.2亿元,同比增长2.1%,占同期我国家电出口总值的24.1%。在出口美国的家电品牌中,美的、格力和海尔的出口总量,占中国出口美国总量的近70%。“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对这三家企业有一定利空影响。但我们判断,影响总体还是可控的。在三家企业中,海尔出口美国的量额占比略高,但海尔已经收购GE家电业务,成本和价格问题内部即可解决。美的和格力的占比结构在行业平均水平上下浮动,尤其是格力,出口销售收入仅占12%左右,而且北美的客户也相对稳定,所以总体影响比较有限。”

同时,陈昊扬判断,下半年“以旧换新”的需求将有增加,“据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此前出台的《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使用年限和再生利用通则》推荐标准,空调、冰箱、电视以及厨卫电器等家电产品使用期限以‘8至12年为宜’。年开始的第一轮家电以旧换新活动的大批家电产品,目前正处于更新换代的开始阶段。至此,海尔集团的冰箱,美的集团的空调和小家电以及格力的空调,都将出现销量的增长。”他说,“整体而言,对于家电这样现金流充沛的企业,在遇到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因素时,更低的估值和更高的盈利质量,可以带来最大化的现金价值(自由现金流贴现和高分红下的股息率)。因此家电蓝筹之中,格力电器具备了相对更有优势的基础”。

海天、中炬、千禾、恒顺 成“抱团取暖”标的

海天、中炬、千禾、恒顺等有良好的现金流,也是避险资金聚焦的热门股票。

相比大家电,酱油、醋等日常消费品正逐渐走向品牌化和品质化,市场也在拥抱这些行业的龙头。在上证综指4月8日-6月5日收盘累计跌幅高达11.86%的同期,海天味业、中炬高新、千禾味业以及恒顺醋业等调味品龙头股,股价不跌反涨,同期累计涨幅分别高达17.6%、8.19%、5.53%和5.07%,抗跌属性明显,其中海天味业、中炬高新、恒顺醋业3只个股股价更是在6月份以来再创历史新高。

长期跟踪调研调味品相关上市公司的职业投资人李策在接受《红周刊》记者采访时分析说:“海天、中炬、千禾、恒顺等调味品企业都是现金流回款不错的企业,企业内生性增长强劲。而这类企业一直都很受QFII、公募以及价值投资者的喜爱。当前市场波动,在避险需求下,上述个股会成为很多大资金偏被动配置的防守标的,抱团取暖,从而推动个股股价逆势上涨。”

从投资角度而言,投资最理想的状态是标的公司同时具备好行业、好公司、好价格三大因素。本刊38期封面文章《寻找隐形冠军》分析过,上述几家公司无疑都是处于好行业背景下的好公司,但是否具备“好价格”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比如,在李策看来,相较于58.6倍PE的海天味业,当前其更看好中炬高新和千禾味业的投资机会。

其看好中炬高新的逻辑在于机制的释放。中炬高新已经从国企变更为民企,宝能系掌门人姚振华成为实控人。“此前,中炬被海天落下,很大的原因就在于内驱机制不足,宝能入主,公司预期在激励机制、运营效率、人才引进力度等三个方面有较大改善。”李策分析说。千禾味业主打零添加高端酱油,与海天主要渠道在餐饮不同,千禾主战场在家庭端,“从我们调研数据来看,一方面千禾主推的健康无添加酱油深得家庭主妇的心;另一方面,千禾舍得给渠道商让利,目前渠道发力很快,而大本营四川外的渠道增长将对业绩产生直接带动。此外,千禾定价偏高,今年一季度毛利率已超过海天味业。”Wind数据显示,自年上市以来,其毛利率维持在40%以上且持续增长;今年一季度毛利率高达48.26%,同期海天味业毛利率为45.7%。

目前来看,中国与美国贸易摩擦对国内酱油企业美国市场影响有限(海天正高薪招聘海外销售经理(常驻美国),年报中也没有出现海外收入),真正受到影响的是高度依赖进口的原材料——大豆。如千禾味业在最新机构调研中表示,“原材料价格波动对公司调味品生产成本有直接影响。”千禾味业同时表示,鉴于此,公司采取了战略性备料方式,降低采购成本;同时加强成本管控,有效控制生产成本;目前调味品的原料、辅料及包材价格保持稳定,成本压力已获得较好的缓解。

高端白酒企业依然在释放涨价信号

在看到经销商积极预付货款的情况后,市场看多高端白酒,这也为相关企业未来提价打下了基础。

和必需品不同,代表优质生活的高端白酒保持着“量价齐升”的趋势。自今年“春糖会”过后,白酒企业开始纷纷提价。最先提价的是五粮液集团,其第八代经典五粮液(普五)出厂价定为元,较第七代提高了元。随后,国窖也加入涨价行列。贵州茅台虽然没有主动提价,但市场批发价已经接近元/瓶,较年初元/瓶的价格上浮了11.76%。洋河、汾酒、郎酒也对高端酒品做出了提价的举措。伴随着价格的上涨,白酒企业的股价也不断走高,贵州茅台在4月24日创下元新高;五粮液也站上元高位,泸州老窖5月16日股价最高达到82.32元。

那么白酒价格涨价未来还能否持续呢?国开证券食品饮料行业分析师黄婧认为可能性很高。“有一个数据可以侧面反映消费者的需求如何——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年一季报显示,茅台、五粮液和泸州老窖的该项指标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7.51%、69.9%和16.18%,处于较高水平,这印证了经销商打款的积极性,反映出消费者有较高需求,经销商对未来有很强的信心。”

在泸州老窖的年报中,公司提到年的收入增速目标为15%-25%。黄婧分析,这个目标大概率可以达成。首先,特曲60版连续几年快速放量达几个亿,年收入增速在18%左右。在公司适当缩减货补等费用后,预计利润回升将达到22%左右。

除泸州老窖外,五粮液今年整体的利润增速也值得期待。五粮液集团的策略是:一季度放量,二季度提价,“量价提升”会带来毛利率和ROE的提升。一季报显示,公司毛利率为75.78%,比去年同期高2.59个百分点,同时比去年四季度高1.98个百分点。

“我们预计,五粮液二季度的业绩增长或高于贵州茅台。”安信证券食品饮料行业分析师苏铖指出,其主要原因在于,茅台公司自年底开始,陆续减少了家经销商,收回了约吨茅台酒。“目前市场中飞天茅台供应紧缺,从茅台溢出的高端酒需求有望被五粮液承接。我们预计-年,53度茅台酒销量复合增速4%,五粮液高价酒销量复合增速为13%。”

一位研究白酒行业超过10年的私募基金经理向《红周刊》记者表示,最近10年间,五粮液的估值在6-40倍之间。如果剔除-年反腐和塑化剂事件的极端影响,估值在15-40倍之间。五粮液一季度净利润为64.75亿,根据白酒行业规律,一、四季度是白酒的消费旺季,二、三季度进入淡季,“我们根据五粮液近5年的销量,做了一条回归曲线,测算出五粮液年净利润或达到亿元。”中金公司的预测则相对保守,认为或将达到亿元。无论对五粮液今年下半年的信心偏高还是偏低,对应当前股价(截至6月5日为99.05元)的动态市盈率为22-25倍,均在合理范围内。 

创新药龙头进入“新品”收获期 

目前恒瑞仍在加大研发投入,后续恒瑞将有更多不亚于PD-1的重磅产品推出。

对比白酒的涨价逻辑,创新药则处于新药入市的前夜。私募投资人士李树伟在接受《红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医药企业研发新药周期很长,一些独家研制的创新药,因竞争对手很少或没有竞争对手,因此一旦推向市场对上市公司的业绩推动很大,同时此类个股受经济环境以及股市的大环境影响也较小。“一般新药经过三期临床,获批的可能性就很大。因此,投资者找到有新药即将推向市场的估值低的标的,获胜的概率就很大。”李树伟分析说。

此,《红周刊》记者根据财务报表,以及新药研发储备等数据,筛选出恒瑞医药、长春高新、康泰生物、我武生物、恩华药业5家绩优细分行业龙头公司。具体来看,备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317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