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流逆流中国民营医疗的历史进程
中国民营医疗时代的高举与低谷、繁华与惆怅,都能在此找到线索。这是关于中国民营医疗的故事,也是关于梦想、关于价值和关于命运的故事。
故事1:医疗和资本共舞
年11月29日,凤凰医疗在香港上市。上市当日,开盘报8.58港元,较招股价7.38港元高约16%,最高一度涨至10.2港元。截至收盘,凤凰医疗股价报收10港元,比招股价涨35.5%。
这样为资本市场所看好的局面,再也未能出现在医疗服务企业IPO的场景之中。
投资机构代表之一、时任景林资产管理董事总经理的朱忠远面对媒体侃侃而谈,看好中国的医疗服务市场,但可投资标的很少。凤凰医疗是国内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大型医疗集团,有较强的稀缺性。
不久后的年,朱忠远与原鼎晖创投医疗健康行业主管王晖、原软银中国合伙人赵刚共同成立弘晖资本。在两个月时间内,其迅速募集到了3亿美元,并组建13人的团队。在弘晖资本的LP名单中,红杉资本赫然在列,投资超过两千万美元。
这三位投资人都具备医疗行业投资背景并钟情于医疗投资,如朱忠远曾主导及参与对凤凰医疗、华大基因、甘李药业、奥泰医疗、康复之家的医疗项目。
王晖是纽约大学的生化硕士,此前积累了九年的国内外的医疗卫生行业和投资经验。弘晖资本投出的第一个项目就是医疗服务领域的马泷诊所,来自葡萄牙的高端齿科连锁机构。
高端和中端齿科多年来一直被创业者和投资者看好。金眼科+银牙科,以眼科和齿科为代表的消费医疗赛道,跑出了爱尔眼科、希玛眼科和瑞尔齿科这样的上市公司,也有被收购进入健康商业帝国版图的拜博口腔。
由于曾在鼎晖工作时,对安琪儿医疗的投资,王晖带动了红杉资本的加入,成为弘晖基金的LP。
年,王晖在鼎晖主导了安琪儿医疗的A轮投资,后者总部位于成都;两年后,红杉资本投资了这家医疗集团的B轮投资。
安琪儿医疗成立于年、主营中高端妇科、产科、儿科医疗和生殖医学。董事长兼创始人为卓朝阳。
卓朝阳系莆田人,于年进入医疗行业,医院。年,卓朝阳在西南财大就读EMBA时,医院。对于作为莆田人二代的卓朝阳,王晖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英雄不问出处”。
再回到凤凰医疗上市前后,恰逢社会办医的政策利好频频出台。
年,医院充当“鲶鱼”,医院改制,是一度流行的医改药方。虽然国家相继出台了多部鼓励社会办医的文件,但阻力一直存在。
私人资本后继乏力,使实力更雄厚的国有资本也切入社会办医蛋糕。华润、中信、北大医疗等企业纷纷涌入,医院与公立医疗机构。首都医疗集团自诞生伊始,就选择差异化的专科发展之路。
年,首医集团由北京国资成立,注册资本10亿元。
徐捷的家族企业SpeedKey为凤凰医疗集团的控股股东。在年凤凰集团上市之前,徐捷一直担任董事长一职。年凤凰集团成功在港股上市,随后由梁洪泽担任董事会主席兼行政总裁。
故事2:狭路相逢还是因缘际会?
“80年代末看病难成就了我们。”徐捷感慨地回忆年创业的初期。由于当时一项人事制度改革,医院退休。徐捷在卫生系统工作的父亲看到商机,率徐捷“下海”。年,凤凰医疗在吉林起飞,他们定位于骨医院淘到了第一桶金。
年凤凰医院,进入北京市场,医院的投资奠定了凤凰医疗在北京地区发展的基础。
年港股上市之时,凤凰医疗有床位张,医院前10名行列。
年4月梁洪泽辞职,徐捷再度出山,接任董事会主席。年5月,华润医疗、中信医疗均入股凤凰医疗,将SpeedKey持股稀释至16.1%。年1月SpeedKey出售凤凰医疗所有股份。
凤凰医疗于年引入华润医疗成为最大股东,并改名为“华润凤凰医疗”,再于年10月更名为“华润医疗”,华润医疗实现“去凤凰化”。而凤凰原始团队基本退出。
同期,北京国资则将分别筹建、医院医院等全部医疗资源,“打包”装进首都医疗。
成立的第二年,首都医疗又引入深圳前海光大作为战略投资者,增资5.49亿元,注册资本扩为13.67亿元。自此,首都医疗在股权结构上确立了市属国企控股、央企资本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结构。
但即使是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作为投资者,其“保值增值”的责任,和医疗长线投资的逻辑也可能存在矛盾。
年11月,北京市委第十轮巡视的反馈意见指出,北京国资公司主责主业不聚焦,健康医疗等行业投资亏损严重,要求加快推进首都医疗集团退出工作。
妇婴、养老和骨科三类业务重心不明显、主业不聚焦,产业协同不强……被业界认为是首都医疗存在的问题。
接盘者则是被华润医疗剥离后重生的凤凰医疗,73.13%股权成交金额仅2.64亿元。
故事3:长路漫漫践行者
曾投资凤凰医疗的朱远忠后来成为通和毓承合伙人,专注于医药投资,在业内,通和毓承的被投企业被称为“药明系”公司。
年前后,朱忠远华丽转身成为创业者,成立创新分子类型药物开发公司映恩生物。“投资不过瘾,我要在这个新药研发领域全力以赴,一战到底。”朱忠远如是说。
安琪儿医疗在早期的融资通稿中称,选择把总部放在成都,为避开与和睦家在北方和东部之争。负责这一投资,时任红杉资本中国基金董事总经理的杜莹也曾表示,投资安琪儿,主要是看中安琪儿在西部地区高端产科的定位和发展布局。
早先长期在药企工作的杜莹,在这段短暂的投资经历之后,回到医药赛道,创立了再鼎医药,与中概股起落伴随,则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在社会办医投资最火热之时,从泥泞中走来的莆田系一度被认为,经过20多年的发展,“莆田系”早已不能完全等同于“医院”“江湖游医”。资本方甚至有云,“英雄不问出处。”
“莆田系”中的翘楚者,创办了高端定位的连锁医疗机构,并成功上市,如年亮相港股的和美医疗。
医疗服务投资成绩较为亮眼的投资机构鼎晖,除了发掘了慈铭体检(后与美年健康合并,奠定体检行业格局)之外,还有和美医疗。
和美医疗的前身为博生医疗,其创始人系“莆田系二代”。彼时,鼎晖一期、鼎晖元博分别持有博生医疗10.66%、3%的股份,建银国际医疗持有8%的股份。这意味着,在和美医疗上市之后,通过间接控股的方式,“鼎晖系”还加大了对和美医疗的投资股比。
但和美医疗于年和美医疗涉及贺建奎“基因编辑婴儿”事件而备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