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莱特想成为一个独立女作家没有那么容
最近在美国上映的新片《柯莱特》(Colette)中,英国著名演员“女神”凯拉·奈特莉扮演了法国著名女作家茜多妮·加布里埃尔·柯莱特(Sidonie-GabrielleColette)。
茜多妮·加布里埃尔·柯莱特出生于年,曾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她最擅长写爱情小说,年的《琪琪》是其最知名的作品,年被好莱坞改编成歌舞片《金粉世界》,还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此外她的另一部小说《谢莉》(Chéri)在年也被史蒂芬·弗瑞尔斯(StephenFrears)改编成电影,由米歇尔·菲佛(MichellePfeiffer)主演。柯莱特同时也是一名哑剧演员和记者。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几十年来,这是她最富有创造力和创新的时期。她的作品背景大都设定在美好年代时期的勃艮第或巴黎,主题围绕婚姻生活和性。小说经常为半自传性质。在此期间,柯莱特经常被誉为法国最伟大的女作家。此外,她也被公认为女性写作的重要声音。柯莱特于年8月3日去世,因为她离过婚,天主教会拒绝为她举行宗教葬礼,但法国为她举办了国家葬礼,这是法国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女作家,她被埋葬在拉雪兹神父公墓。茜多妮·柯莱特的个人生活很曲折,曾和一个比她大十四岁的男人、笔名为威利的出版商结婚。威利是巴黎著名的浪子,他不仅自己生活风流,而且还鼓励柯莱特探索女性恋爱世界。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那个年代,女作家地位很低,而柯莱特还是双性恋,在保守的社会风气下,她的生活充满磨难。电影导演沃什·韦斯特摩兰非常明智地摘取了柯莱特18岁到34岁的人生,从她初到巴黎到和丈夫决裂这一段人生轨迹来进行创作。
“田园风+作家+独立女性”是凯拉的菜让英国人(电影导演和主演都是英国人)来演绎法国人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故事,说来也算是一大趣事。大概因为凯拉女神的英伦气质过于强烈,加上全片说英语,以及那些美丽的乡村景色、画面构图、服饰、对话和场景等,除了换了角色和故事线,《柯莱特》真的跟凯拉之前出演的诸如《傲慢与偏见》《赎罪》等英伦年代戏有些类似。我跟网友“一苁二白”感受一样。虽然电影里的场景是法国的,你可以看见塞纳河和埃菲尔铁塔,法国的街道和建筑;电影的服装也是法国的,你可以看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装风格。电影中出现的文字是法语,你可以看到流畅优美的法语拼写,但两位主演用的是一口悦耳的英伦口音念出来,“但是如果抛开字幕提醒的年份与地点,我会以为我看了两个小时的简·奥斯丁的作品,或者其他一部BBC出品的年代戏”。一些观众感觉自己实在无法被说服这是一部关于法国作家的传记电影。这或许是这部电影的遗憾之一。不过,因为有凯拉的支撑,电影并未跌破期待值。“田园风+作家+独立女性”也是超级适合凯拉的戏路。凯拉有一种古典之美,这也是或许只有她才能演绎出这位法国作家柯莱特的气质的原因。柯莱特多才多艺,既是作家也是记者,既能写作又能进行舞台表演,凯拉在该片中也贡献了自己婀娜多姿的舞姿。
凯拉·奈特莉女性从大自然获取勇气和灵感柯莱特出生于法国勃艮第大区约讷省皮伊赛地区圣索沃的一个乡村,于花园和图书馆之间,大自然使她陶醉,她善于表达芬芳、滋味和各种感觉。她对大千世界和人的心理都极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5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