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10赛场观察为什么中单选手集体失
文:小博
图:PentaQ、lolesports
随着八强淘汰赛的结束,S10全球总决赛只剩下最后三个BO5的比赛。回顾之前的比赛,不乏众多名场面,Bin刀妹1v2反杀、船长TP绕后地火瞬杀双C,Spica莉莉娅大招“睡9人”以及JackeyLove赛娜无畏向前击溃对手都让我们印象深刻。
然而,在其他位置屡屡出现高光的情况下,中单选手的镜头却相对较少。入围赛阶段,我们还能看到许多像以往世界赛中单的精彩单杀、秀操作,但进入小组赛,这样的镜头却大幅减少。并且可以发现,世界赛前被大家一直看好的knight、Chovy和ShowMaker等中单选手在小组赛中却表现平平。
为何赛前被寄予厚望的中单选手们集体“失声”了?让我们跟随数据去寻找真相。
中野地位的变化
作为这个游戏中最重要的位置之一,中单选手的首要目标就是要贡献出足够的输出,尽可能地让团队获得胜利。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历年S赛的打野、中单和AD三个位置的伤害占比数据:
可以看到,相较于S7的27.72%、S8的25.57%和S9的24.68%,在S10小组赛中,中单位的平均伤害占比23.41%,已经连续三年降低。显而易见,中单的伤害占比在每年世界赛上呈递减趋势,中单位对于团队伤害的贡献已达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有史以来最低点。
与此同时,打野位的伤害占比正在逐年提高。加上今年野区改版,打野位能分到的经济变多,使得野核成为赛场主流。打野位成为最容易滚雪球的位置,一旦打野在前期对位上落后,队伍节奏就容易受影响,相对地,打野的地位也创下历史最高点。
即便S7的伊泽瑞尔、S8的青钢影、岩雀和S9的奇亚娜等版本输出型打野一度成为赛场热门,但都没有今年打野地位这么突出,不仅有莉莉娅、格雷福斯和奈德丽三个版本选取率最高的打野英雄,千珏、人马和伊芙琳等英雄也表现极为强势,在后期Carry能力丝毫不弱于其他C位。
中单吃不了的兵打野吃,中单杀不了的人打野杀。总之一句话,过去中单能做的打野也能做,中单不能做的打野更能做,三路帮忙,野区全吃!这就是打野,够不够清楚?
因此,在打野位置如此强势的局面下,中单的资源占比也就相应被削减,对于中单的输出要求也有所降低,更多地要求功能性,简单来说就是“工具人”。
打野前排、中单大核的时代已经过去,能够辐射野区,帮助打野的中单才是好中单,这就是版本趋势。
英雄选择的局限
英雄选择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单选手们的发挥。
今年世界赛版本英雄选择并不多,尤其是双C两个位置。在S9全球总决赛中,中单位共出场41个不同英雄,AD位则出现27个不同英雄,可以说是最为百花齐放的一年。而今年在小组赛结束后,中单位仅有24个不同英雄,AD位仅有17位不同英雄,也是自S7香炉版本之后双C英雄最少的一年。如果抛弃入围赛仅看小组赛,中单英雄仅有19个,AD英雄仅有12个,甚至低于S7。
因为目前版本中单最重要的是中路对线主动权,在野区资源越发重要,小龙团几乎必接的情况下,中路的线权至关重要。一旦中路有线权,打野就能在野区资源争夺上占到优势,无论是入侵还是争抢河蟹、小龙、先锋等资源,谁的中单先到、谁的中野组合2v2更强势,谁就更容易帮助打野在野区掌控地图资源。
并且到了中后期,中单还需要在团战之中有好的发挥,要么主打功能性,要么贡献高额输出,因此在满足这些要求的前提下,世界赛版本可以选择的的中单英雄几乎所剩无几。
所以目前中单选择就出现了两种情况——第一类是腕豪、加里奥这类工具人,在前期推线支援打野,帮助打野更好地掌控地图,在中后期团战往往用控制技能打保护、开团,为其他C位创造输出环境,因此伤害占比较低。中单输出不足的时候,对其他C位的输出要求就变得更高尤其是打野,因为当前版本主流的AD赛娜、寒冰、烬等英雄在中后期也不是以输出见长,如果团队前期没优势发育不顺,到中后期就很容易陷入输出不足打不死人的尴尬局面,因此这类中单的优先权普遍来讲并不高,尤其是已方打野不擅长输出时。
另一种则是中路对线强势的长手英雄,例如辛德拉、发条、卢锡安这类。这类英雄更传统,作用在于线上保证线权,团战保证伤害。尤其是卢锡安,只要选手个人实力没问题,那么他在中路对线几乎没有天敌,加上魔切的出装弥补了卢锡安后期输出乏力的困境,往往魔切、夺萃之镰和无尽出完后,就能瞬间打出超高爆发,并且前期中路线上还能强势地帮助打野,卢锡安作为AD中单能够与当前版本热门野核AP搭配,帮助其顺利度过符能回声打野刀成型之前的弱势期。
以小组赛中单平均伤害占比23.41%为界,超过这个数值的中单英雄仅有五个,其中沙漠皇帝虽然对线能够占据主动权并且输出较高,但支援能力较差,在中野2v2中与打野不容易配合,因此选用率和胜率都不高,剩下四个高输出英雄均是本次世界赛最热门选择,同时这四个英雄也是在所有英雄里Ban率前十的,其中卢锡安的目前ban率排在第一位。
这四个英雄可以说是目前版本里中单位的“四皇”,优先级极高,也可以说是当前中单选手的必修课,如果玩不好就很容易让队伍在BP上陷入劣势。
knight真的过誉了吗?
本次世界赛小组赛结束后,knight伤害占比仅有18.6%,而Chovy也仅有17.4%,两人包揽倒数一、二,让观众们大跌眼镜。能有这样的数据,选手的状态固然有一定原因,但纵观knight的比赛记录,可以发现也不完全是状态问题。因为当knight拿到发条、辛德拉时,依旧能在对位上取得领先,而在对位落后较大的几场比赛里,他的对手均是选用之前所提到的几位热门英雄。
而当他使用加里奥、梦魇、阿卡丽对线这些强势英雄时,一旦没有找到机会对位击杀,就很容易陷入劣势,打出较差的数据表现。
因此,knight状态或许没有我们担心的那样糟糕,只要在BP上拿到强势英雄,他依旧能打出不错的表现。
另一种思路
难道这次世界赛中路生态就止步于此了么?不一定。
一些队伍选择了另一种思路去破甲——反手选择中单刺客。简单而言只要把你中路英雄单杀了,你的中路自然就没有线权了。由于这几个强势英雄都是身板较脆的长手,被刺客近身就不容易脱身,一旦出现失误就容易被单杀。小组赛之中,最具代表性的对局当属TES选出梦魇对抗DRX的卡牌,而整体表现最好的当属艾克,小组赛之中艾克的胜率高达83.3%,且均是对抗热门的辛德拉与发条。
还有利用塞拉斯、阿卡丽等英雄来对抗“四皇”的选手,均取得不错的效果。但这类英雄对于中单选手的操作要求较高,如果不能在solo时给到对方中单压力,那么在团战之中的发挥空间就十分有限,对于每一场比赛都很关键的世界赛,这种选择有点兵行险着的味道,因此出现的频率并不高。
综合而言,这版本野核是重中之重,中单地位的低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英雄选择和资源分配,knight、Chovy这类中单过去都是队内参战率最高、资源分配最多的选手,加上队伍野核频率也不高或者即使打野核也并没有牺牲中路,因此,在进入世界赛版本后环境突变,中路位置重要性降低使得选手找不准自身定位,出现了一定的不适应性,状态也受到影响。不过,只要中单选手们熟悉了这种节奏,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信他们还是能够在世界赛上发光发彩。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5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