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读书记夜航西飞
三月读的书是柏瑞尔的《夜航西飞》,译者是陶立夏,年1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不记得是受到哪段话或者哪个人的影响,我一直觉得人生的活法大概可以分为体验派和理论派,前者试图以一种自由主义的、浪漫主义的方式去感受人生,不管是亲身经历过跌宕起伏的生活,还是亲眼观察过不同片块的世界,体验派的人生是自己走出来的路,淌出来的河;后者更多是从“二手资料”中去了解不同的人生和世界,或许它“思考”的足够多,但原始的、真切的感受总是不如体验派丰富的。《夜航西飞》在我看来就是这样一本书,关于柏瑞尔这个体验派、关于非洲的一本书,我借这本书去看看另一个世界,另一种人生。
借着“二手资料”来感受,总是会跟真正的体验派存在很大壁垒,毕竟真实总是掌握在经历过她的人手中的。正如柏瑞尔所说:“非洲的灵魂,她的完整,她缓慢而坚韧的生命脉搏,她独有的韵律,却没有闯入者能够体会,除非你在童年时就已浸淫于她绵延不绝的平缓节奏。否则,你就像一个旁观者,观看者马赛人的战斗舞蹈,却对其音乐和舞步的涵义一无所知。”仔细想想自己以往的旅游,好像就跟她说的一样,是走马观花不得其妙了。
但这又不是毫无意义的,毕竟由于时空的局限以及人心的局限我们总是没办法知道别人的内心世界,也总是没有办法体验别人的人生的,EVA中的人类补完计划也只是一个梦而已。正如译后记中所说:在这个阅读只为消遣的年代,这本书或许只是短暂的逃离,让你去往一个不复存在的非洲。合上书的时候,什么都没有改变。但你知道,曾有过那样的生活,那样的世界,那样的信念,那样的人。
《夜航西飞》所吸引我的并不仅仅是非洲的鲜活的,和我所处环境完全不一样的文化和自然景观,更特别的是柏瑞尔在描述她独自一人驾驶着飞机静静淌在牢不可破的夜空中的孤独和沉默,在这种特别的时候,地球仿佛也不过是机翼下的一个小小星球,我只能从陶立夏转述的语言中懵懂的体会那种感觉:
可能等你过完自己的一生,到最后才发现了解别人胜过你自己。你学会观察别人,但你从不观察自己,因为你在与孤独苦苦抗争。假如你阅读,或玩纸牌,或照料一条狗,你就是在逃避自己。对孤独的厌恶就如同想要生存的本能一样理所当然,如果不是这样,人类就不会费神创造出什么字母表,或是从动物的叫喊中总结出语言,也不会穿梭在各大洲之间——每个人都想知道别人是什么样子。
即便在飞机中独处一晚和一天这么短暂的时间,不可避免地孤身一人,除了微弱光线中的仪器和双手,没有别的能看;除了自己的勇敢,没有别的好盘算;除了扎根在你脑海里的信仰、面孔和希望,没有别的好思索——这种体验就像你在夜晚发现有陌生人与你并肩而行那般叫人惊讶。你就是那个陌生人。
在我看来,对驯马、飞行的热爱是柏瑞尔面对孤独、无聊人生做出的浪漫、勇敢和传奇的选择,这和她在非洲的成长经历又息息相关,充满了自然又大胆的元素。除了《夜航西飞》,她没有另外的作品问世,因为柏瑞尔只活一次,所以这个故事也只需讲述一次。
以上,记录读《夜航西飞》有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