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鹭有读造书手工细活的智慧,尽显
草鹭有读Vol.
为你提供值得一读的书评、书摘和人物掌故
全文共个字,阅读大约需要6分钟。
通过拆页、重新折页、敲缝、粘贴保护条等环节修整并加固旧书,再上浆、清洗、修补、粘贴环衬、裁切书口、书口烫金、缝订、上胶、扒圆起脊,使得旧书焕然一新。最后装上封板,再次清理,压平书本,缝上堵头布,削薄皮革后粘贴封皮。精工细作,小心打磨,花上时间和心思,最终才能成就装帧作品。
希冀让更多读者看见匠人之心、爱书之心,我们特别介绍了装帧环节之一——扒圆和起脊,文字内容选自《造书:西方书籍手工装帧艺术》,配以图片,以期展现匠人本色。
书脊到底要扒圆到什么程度,不能一概而论,应视具体情况而定。也就是说,如果经过保护条裱衬或繁复的缝订,书脊就会自然圆起,最好不要硬把它弄平,如果书脊自然就是平的,也不要故意把它扒得太圆。太圆的书脊,是要尽量避免的,因为这会占用太多书页上靠近书脊的空白处,书本打开时会僵硬摊不平,反之,如果书脊太平,就需要裱衬得硬实一点,不然打开时会凹陷进去。
扒圆的方法是:把缝订好的书芯放在桌子或横压机之上,书脊略超过边缘,然后把书脊朝装帧师的方向轻拉,位置固定好之后,用锤子小心敲打。一面完成后,重复操作另一面。如果操作正确,书脊中部会隆起,形成一个均匀的圆弧。扒圆和起脊的最好时机是,胶水已经不黏手,但还没有完全干透变硬。
扒圆
起脊可能是书籍装帧前期工序里最困难和最关键的步骤,缝线使得书芯的脊部比其余部分厚出许多,假如一本书有二十叠书帖,那么脊部就会多出二十根缝线的厚度。
如果不进行扒圆或起脊就装上封板,一压紧,书脊多出的厚度必然无序地寻找去处,脊部因此有可能凹进去,有可能突出来,也可能皱起来。扒圆的目的,就在于控制这部分厚度的分布,让书脊拥有一个匀称而永久的外突弧形曲线。
如果在扒圆之后直接装上封板,虽然书脊的弧度和均匀曲线会有一定的保障,但是在封板的直边和书脊的边之间会形成一道空隙。起脊就是要做出一个凹槽,正好可以让封板的边缘严丝合缝地嵌入。从书脊的中间开始,用锤子从里朝外挨个敲打各书帖的脊部,在书芯的两侧都形成凹槽,以保证书本在打开之后书脊还能回到原样。
试验封板的边缘是否可以嵌入凹槽
起脊的方法是:把起脊板夹在书芯的两侧(疏松的绳头留在外面),稍低于书脊,具体距离要根据将要使用的封板的厚度而定。定好起脊板的位置后,把书和起脊板一起小心地放到横压机中,用力上紧螺丝,小心不要让板滑动,书芯要放得平直。就算最有经验的工匠,有时也需要反复两三次,才能保证书芯的平直和起脊板的稳定。除非放进横压机时书脊就有完美均匀的曲线,否则事后再弥补的话,任凭怎么敲也不可能敲出完美。
起脊
书帖的脊部,应该由中间的高点往两侧均匀伸展,形成一个扇面,要取得这样的效果,必须用锤子斜着敲,有点像铆接敲法,而不是直接硬敲。如果书帖没有均匀地由中间往两侧伸展开来,就会出现由于直接敲打而形成锯齿形的情况,或由于两边不是均匀地展开,即使书脊刚做好的时候看起来还算平整,但是用久了就会变形走样。如果书帖的脊部被硬敲下去的,里面的书页也会因褶皱而变形。
用锤子斜着敲书帖
想当然地认为起脊需要用重锤,那是个误会,除非是对付超大的书。对于活脊锁线缝订的书籍来说,锤面相对较小的锤子更合适,用这样的锤子起脊,不会把书绳也敲扁。锤面最好是像图43这样的,用细的那头轻轻地敲,因为力道集中在小锤面上,效果很好。
用来起脊的锤子
作者道格拉斯·科克瑞尔
道格拉斯·科克瑞尔(DouglasCockerell),作者。年生于伦敦的殷实之家,年进入著名装帧大师托马斯·科布登-桑德森创办的多佛装帧坊做学徒,年独立开设自己的装帧工坊,并在英国的中央美术工艺学校教授书籍装帧课程,《造书》即源自他的教学。年,他和儿子成立道格拉斯·科克瑞尔父子公司,父子俩被认为是全英格兰最高水平的工艺装帧师之一,他们凭借优雅的犊皮封面字型及装饰的压印技术,形成了独特而备受赞赏的装帧风格。
译者余彬
余彬,译者。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后留学美国,获东密歇根大学信息管理硕士。译著有《人类的演化》《夜上海》《法兰西帝国玫瑰》《我是马拉拉》《笛卡尔的骨头》《道德资本主义》等。
译者恺蒂
恺蒂,译者。自由撰稿人、策展人。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与伦敦城市大学。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赴英国留学的恺蒂给国内撰写“英伦文事”书话随笔而蜚声,成为《读书》《万象》王牌作者之一。曾在图书馆、博物馆、律师行工作。译著有格雷厄姆·格林《我自己的世界:梦之日记》、西尔维亚·毕奇《莎士比亚书店》、大卫·皮尔森《大英图书馆书籍史话》。
戳下图进入草鹭微店
购买书籍手工装帧经典之作
欢迎光临草鹭微店,今日18:00开售
文中实景图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END
编辑
周周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进入草鹭微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