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女性在遭遇强迫时,心率血压会突然
“我记得,被抓住的时候不怎么痛苦。唯一感到痛的时候,是在他把我向后逼退到厨房的长凳时,还有用暴力来抓住我的时候。”
“几个月之后,我摔了一跤,那时全身疼痛的记忆突然间回来了。可我之前居然不记得在强奸的过程中感受过太多物理疼痛。天啊,我的大脑和身体竟然能这样来保护我,这太让人惊异了。”
以上两段话都出自伊芙琳之口,她在关于女性被强迫的社会学调查中,这样讲述自己的经历。
在很多人看来,伊芙琳所说的这种情况让人匪夷所思,其实,这是有生物学和心理学支撑的——她之所以没有感受到太多痛苦,是由于身体的应激反应:抽离(dissociation)。
当我们的身体在遭遇到死亡的恐惧和威胁时,极端生存反射作用(extremesurvivalreflexes)会接管我们的身体。
“抽离”是什么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说不出话、哭不出声、双手无力、身体僵硬,用一个专业名词来说就是“紧张性不动”(tonicimmobility),心率、血压都会减弱,甚至会突然犯起困来。
“抽离”会帮助受害者从可怕的情绪和感受中逃脱出来,如果伤害和死亡真的在那一刻来了,疼痛也不会完全显现。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读过《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这本书是林奕含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改写的。当她还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女时,被补习班的老师强迫,第一次后,她出现了抽离的症状。
在书中,她这样写道:
“思琪当天晚上在离家不远的大马路上醒了过来。正下着滂沱大雨,她的制服衣裙湿透,薄布料紧抱身体,长头发服了脸颊。站在马路中央,车头灯来回笞杖她。可是她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出的门,去了哪里,又做了些什么。她以为她从李老师那儿出来就回了家……那是房思琪第一次失去片段记忆。“
房思琪的“第一次失去片段记忆“,其实也就是抽离。
人类是世界上最聪明的动物,人类的身体是大自然所造就的最精密的仪器。当我们的情绪感受到巨大的、难以承受的痛苦,身体会自动做出反应,帮助我们回避这种痛苦。
高坠后的“抽离”
有科学研究表示,在某种程度上,它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度过以下危机:高坠、被动物伤害、被侵害。
曾经听过一个网友讲述自己高坠的经历。12岁那年,自我要求极高的她因班上优秀同学竞争激烈而自己成绩下滑,逐渐患上了忧郁症。她混迹于忧郁症网聊群里,有过几次寻死经历,但都被热心网友劝说下来。
直到那一天,在某网友的怂恿和刺激下,她从自家阳台跳下。12米的高空,致死率达90%。
医院,全身多处严重骨折,出现了失血性休克,而且下肢面临瘫痪的征兆。通过ICU医生的手术,她保住了双腿,经过后续治疗和康复,她奇迹般地恢复了健康,并未落下任何残疾。
事后,她向大家讲述自己的濒死经验,她说,在那短暂的几秒钟里,她感觉灵魂抽离了,大脑一片空白,完全没有任何意识,没有任何感觉和知觉……是一种很难形容的感觉。
而这种“很难形容的感觉“,也就是本文所说的“抽离”。
在侵害案件中,我们该如何看待“抽离”?
瑞尔森大学心理学教授、《抗焦虑手册》的作者马丁·安东尼说:
”当我们遭受侵犯或者面临死亡的危险时,如果受害人认为自己逃脱不了危险情况,那么在最初浑身僵硬的阶段过后,他们的思绪会从当下的情境中抽离。“
思绪抽离都是受害者采取的自我保护手段,而不是对加害行为的默许。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少人知道,面对侵害选择不抵抗,是身体想要保护我们做出的决策。许多受到侵犯的人会在事发后过度自责,认为自己懦弱无能。
尤其是男性,更容易觉得自己一点也不“男人”。在大众认知里,在遭遇危险的时候,如果不作出一种选择,会被人指责不够勇敢。
最后我想说,抽离是我们人类在几千万年的进化中,发展出来的一种面对危险和死亡威胁的反射。这种应激反应是大自然的馈赠,而我们并不能以此作为攻击证据,嘲笑那些受害人不懂如何反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3562.html